11月20日至27日,副院长黄义仿与学生处、信控系、石化系相关人员一行4人到东北三省相关企业,走访调研、看望校友、开拓学生就业市场。
黄义仿一行先后调研走访了对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具有重大意义的老牌企业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公司、大庆石化公司和吉林石化公司,以及民营企业中的优秀代表、石化行业新的生力军¾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
黄义仿一行在哈尔滨石化公司与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庞晓东先生、总经理助理马志新及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黄义仿向企业领导介绍了我院60年办学历史及近年发展情况,希望双方能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等多方面保持联系与合作。庞晓东向与会人员说明了企业近期在用人方面的主要政策,表示石化学院毕业生在企业工作很出色,很多关键部门的中层干部、技术能手都来自石化学院,为企业生产经营、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庞晓东还强调,在近年用人计划紧缩的大环境下,仍然热切希望石化学院优秀人才到企业工作。座谈会后,黄义仿一行与原化机9352班学生、院学生会主席,现任哈尔滨石化公司宣传处处长姜政信等为代表的10余名杰出校友进行了交流。
在大庆石化公司,黄义仿一行与大庆石化公司总经理助理柳迎斌,学院多位杰出校友如党委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陈开奎,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处处长秦志斌,储运中心主任田文超、实业公司总经理施雄,维稳办主任周永青以及离退休管理中心主任雷雪峰等进行了座谈。黄义仿代表学院师生向校友表示问候,祝贺他们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希望他们有时间多到母校看看。校友们动情地回忆当年在学校时的点点滴滴,感谢母校对他们的培养,在教会他们知识的同时教会他们做人,还对学校在专业教学和学生教育、服务与管理方面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座谈会后,黄义仿一行参观了大庆“铁人”纪念馆和石油馆,重温当年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英雄群体和通过他们的伟大实践而逐渐培育形成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心再一次受到极大震撼和鼓舞。
吉林石化作为新中国化学工业的长子,新中国的第一桶染料、第一袋化肥、第一炉电石就诞生在这里。经过60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原油加工能力1000万吨、乙烯生产能力85万吨、总资产近300亿元的大型炼化一体化企业。在吉林石化公司人事处副处长熊欢斌、人事科科长李树森同志的陪同下,黄义仿一行四人参观了吉林石化博览馆、乙烯生产中控室、常减压蒸馏以及催化裂化装置,感受“高标准创业、高水平创新”的企业文化,领略了基层党组织在石化生产企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参观间隙,黄义仿向吉化公司推荐了我院毕业生,熊欢斌对学院坚持走访用人单位的做法高度认同,表示吉化在人员结构中面临新老交替问题,在为数不多的用人计划中,仍然面向2017届高职毕业生提供了石化生产技术、工业分析技术、高聚物生产技术等专业几十个就业岗位。
调研人员的最后一站,是恒力石化(大连)有限公司。恒力集团始建于1994年,是以石化、聚酯化纤薄膜瓶片、地产和织造等四大板块为主业,热电、机械、金融、酒店等多元化发展的国际型企业。集团拥有的全球单体产能最大的PTA工厂于2010年落户于大连长兴岛产业园,总投资340亿元的一期、二期已全部建成投产,投资780亿元的三期、四期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届时将形成年产880万吨PTA、原油年加工能力为2000万吨的炼化一体化格局。在副总经理叶芳礼、人事部门经理韩玲的陪同下,黄义仿一行参观了恒力石化公司建设指挥部和PTA生产线,了解近年到企业就职的我院毕业生工作、生活情况。
通过参观调研、走访,黄义仿一行深入了解相关企业对我院毕业生的需求情况,看望了毕业生代表并向他们转达了全院师生对校友的良好祝愿。此次企业调研活动进一步拉近了学院与石化企业的距离,加深了母校与校友的感情,为我院更好地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保证。黄义仿指出,校企双方应该常来常往,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为石化行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唐蓉萍 赵振学 摄影:刘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