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风】
授人以渔 化人以德
定义:教风就是教师在师德修养、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的良好风气。
阐释:
“授人以渔、化人以德”是核心理念“实·化”在教风方面的具体要求,前者要求教师要有真才实学,能传授文化知识与技术技能; 后者要求教师要修炼职业道德修养,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授人以渔:《老子》中曾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记载,说的是不仅给人鱼吃,更要告诉人捕鱼的方法。教育部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曾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坚持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品德修养相统一;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为指导,兰化职院优秀的教职员工具有“身正术专”的特点,重视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在传递给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传授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方法。从而,我校教师团队能把精湛的技术传授给学生,让更多莘莘学子拥有一技之长,全面提高专业技能,让人人都有生存技能和本领,能让更多学生都终生受用。
化人以德:“化”,指教化、感化。“德”,指品德、德行。“化人以德”,从宋·欧阳修《三皇设言民不违论》的名句“服民以道德, 渐民以教化”化用而来,原文中用互文修辞手法强调高尚的道德和教育感化的手段能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染和教育。在《论语·子路》中,也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的记载,这就要求每个教师要做有高尚德行的教育工作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能安贫乐道,温良恭俭,洁身自好,能严于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致力于用高尚的品德教化人,感化人,引导人。
【学 风】
厚德砺能 知行合一
定义:学风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养成和遵循的风气,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和成人成才的保证。
阐释:
“厚德砺能、知行合一”是核心理念“实·化”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前者要求学生要重视品德修养,具有大地承载万物的情怀, 勤于修炼一等人品,勤于磨练自己,发展多元能力,不断夯实幸福人生根基。后者要求学生重视学习与实践的关系,让知行合一与行知兼善成为现实。
厚德砺能:“厚德”,出自“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要求学生要学习大地,要有厚德载物的胸怀,具有博大恢弘的度量,具有高尚的道德。“砺能”,《尚书》有 “砺乃锋刃,无敢不善”的记载,《诗经》有“各奏尔能”的箴言,要求学生要坚持勤学苦练,加强技能训练,逐渐成长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逐渐实现远大的人生理想与抱负。德为学生立身成人之根本, 能为学生成才之保障。德与能的修养,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二者皆需重视,不能只顾其一。对学生来讲,一方面要重视品德修炼,不断完善思想品德,完善职业道德素养,尽情绽放德行之美。另一方面要关注能力的提升, 具有学习、交往、做人、做事、职场、生存、发展的智慧和能力,进而成为职场达人打下坚实的根基。
知行合一:明代思想家王守仁在《传习录》中最早提出“知行合一”观念,陶行知也在《行知行》中也倡导“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的论点。这就要求学生要深刻认识到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以知行合一为追求全面提高自己。一则要求学生要遵循认知规律,有效利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机会,力求学以致用,知行统一。二则要求学生要夯实专业理论根基,丰富专业学识,提高文化素养和理论修养。三是要求学生要积极在实训基地进行“做中学”和“学中做”,将专业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之中, 重视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培养综合实践技能,全面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从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行知兼善。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版权所有信息管理:党委宣传统战部 邮编:730060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38号 陇ICP备050037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