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是2021年5月经教育部、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整合原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和原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办学资源,设置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首批10所公办职业本科学校之一。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其前身与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炼油厂和第一座化学工业基地相伴而生,1999年转制为甘肃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两轮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等,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中国十大最具就业力职业院校”等多项荣誉。

整体布局:学校现有西固东校区、西固西校区、新区校区和白银校区四个校区,设16个学院(部),形成了西固东校区以装备制造、自动化、数字印刷类为主,西固西校区以石油化工、应用化工类为主,新区校区以信息技术、汽车工程、财经商贸、土木工程、资源环境、能源动力、应用外语类为主,白银校区以中职、技师教育为主的“三地四校区”功能设置和专业布局。学校总建筑面积近8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2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37亿元,建有校内实训基地76个、实验实训室27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86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6个、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培育基地1个。

党建工作:学校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抓好党建工作。现有二级党组织25个,其中:学院党委6个、党总支8个、直属党支部11个,下设基层党支部56个,其中:教师党支部34个、学生党支部22个。现有在职教职工党员88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1.5%)、学生党员1008人(占学生总数的3.82%)、离退休党员192人。建成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3个,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全省高校党建标杆院系3个、样板支部8个,有“双带头人”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人,创建第一批新时代甘肃省大中小学“双优”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入选全国1个,省级7个。

专业建设:学校坚持“强化、拓展、提升”的专业建设总体思路,聚焦石化行业和区域产业链,开设职业本科、高职、中职(技师)专业共计117个,建成、在建国家“双高计划”A档专业群各1个,省级“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2个,国家示范、骨干专业14个,建成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形成了“国-省-校”三级十大专业群协同发展体系,构建起有效支撑国家支柱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体系,成为国内重要的石油化工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219人,专任教师1056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712人,其中博士97人。省级“双师型”教师750人,双师数量与高学历教师人数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团队1个,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2个,获评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全国技术能手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制订国家级教学标准1项,牵头建成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项,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8部。近年来,学校坚持实施师资能力和拔尖学生素质“双提升”工程,师生获省级及以上奖项共1116项,其中国家级147项,实现了我省职业教育领域教师教学能力国赛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双突破”。

学生工作:学校现有全日制在册学生26830名,其中:本科生8684名、高职生17563名、中职生520名、预科生63名。现有团总支12个,团支部676个,团员10897人,先后有90余个集体和个人获得团中央、团省委的表彰。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5%,形成了高起薪、高成长性、高对口率、高稳定性和高满意度的“五高”就业品牌。建校以来累计培养了以“铁人”王进喜、大国工匠张恒珍为代表的24万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被誉为新中国石化职业教育的“工匠摇篮”。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科教融汇,坚持“党建引领、人才支撑、双轮驱动、绩效导向、监督保障”工作思路,积极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培养富有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设“西部旗帜、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特色职业技术大学,打造“技能甘肃”职教品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