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至12月9日,学校副校长程小红、招生就业处、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负责人一行4人参加宁波第三届就业实践校企合作大会,并在浙江地区进行就业市场调研。
12月6日,第三届宁波就业实践校企合作大会在市人力资源大厦成功举办。此次校企合作大会由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宁波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和宁波市人才服务中心承办,宁波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宁波市8718公共服务平台协办。来自吉林、甘肃、江西等全国13个省市的88所院校领导、宁波市机械工程、石油化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汽车装配制造、旅游服务等多领域800多家企业参加了大会。
会上,程小红作为高校代表作了重要交流发言。他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招生就业等情况,分享了近年来学校与宁波政校企合作的作法与成果。他表示,宁波作为学校的重要就业基地,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努力实现多方共赢。
期间,程小红一行先后走访了宁波市人社局、宁波市镇海区人社局、中石化镇海炼化、镇海石化建安工程公司、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德荣化工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等九家单位。调研期间,程小红与领导交流座谈,参观工业园区和企业,看望和慰问毕业生。
近三年,学校为宁波地区输送2000余名毕业生,在与人社局领导的座谈会上,双方就毕业生“能留下、生活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市、区领导对我校毕业生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学校为宁波地方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感谢。程小红表示,学校将进一步以优势教育资源为企业、以地方需求为宗旨,培养更多适合的、有用的技能型人才。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他们表示将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引导毕业生到宁波就业。
在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座谈会上,校企双方就校园招聘、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等具体事宜进行了深入沟通与交流,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条款进行了细化,明确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并达成了一致意见。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公司前身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镇海炼化检修安装公司,于2008年11月改制成立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承担着中石化镇海炼化、中海石油大榭石化、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浙江石化、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宁波中金石化等宁波周边区域多家化工企业装置的保运和检维修业务。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是在2014年国务院明确提出“国家规划确定的石化基地炼化一体化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亲自过问并推动落地,如今这里是目前世界上投资最大的单体炼化一体化项目。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浙江考察期间,改变既定路线,登上舟山鱼山岛对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4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进行了考察。
目前,我校435名毕业生在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作,程小红一行冒雨参观了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并与企业领导和毕业生代表进行座谈。会上,公司领导介绍了项目建设情况及发展前景,校企双方就下一步的用人需求进行了详细沟通交流,并就企业员工培训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学生纷纷表示在浙江石化工作非常满意,不仅待遇优厚,还能能学到很多知识,发展前景广阔,为能在这样的公司工作而感到骄傲。程小红说“你们是新时代的铁人,希望你们秉承“爱国、奉献、务实、拼搏”的铁人精神,在鱼山岛落地扎根,在浙江石化充分展示石化学子风采”。
在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领导的陪同下,程小红一行参观了企业博览馆,并就企业用人需求和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等事宜进行了深入交流。万华化学是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第一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有烟台、宁波、珠海三大国内生产基地稳定运营,拥有美国、匈牙利等海外生产基地。在研发领域,烟台、北京、佛山、上海等地的研发中心已逐渐成型,2017年北美技术中心在休斯敦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全球范围内拥有员工近11000人(含BC公司),近三分之一为外籍员工。凭借“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一举获得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宁波万华16万吨/年MDI工程获评“国家环境友好工程”。
在走访中石化镇海炼化、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德荣化工有限公司的过程中,程小红全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历史沿革、办学理念、专业特色、毕业生情况等。用人单位向学校介绍了企业发展现状、我校毕业生在单位的工作情况,例举了杰出校友的事例,并对我校的课程和专业设置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此次调研走访活动,与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确定了5个现代学徒制班,落实了2020届毕业生1000余人用人需求,并与宁波地区50余家企业达成了意向性合作,扩大了我校在宁波地区的影响力。
(供稿:招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