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甘肃扶贫网】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帮扶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9-01-04浏览次数:0



根据省委的统一调整和安排,学院联系帮扶的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榆树村、连柯村和马鹿镇寺湾村3个贫困村。学院认真贯彻省委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省委2018年度帮扶工作要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总要求和“一户一策”帮扶规定,学院始终坚持教育帮扶、文化帮扶、产业帮扶、电商帮扶和驻村帮扶工作机制,发挥职业院校特长和优势,结合贫困村实际开展了各项帮扶工作。截至2018年11月20日,学院先后安排20批180余人次工作人员赴贫困村开展帮扶工作,其中主要领导进村入户达到10次,干部联系贫困户入户率达到100%。学院投入各类资金30余万元用于帮扶工作,为群众兴办实事好事17件。学院联系帮扶的3个贫困村中,寺湾村已经于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榆树村今年10户55人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为3.0%,今年计划实现整村脱贫,目前正在考核验收阶段。连柯村19户111人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低为13.2%,计划2019年实现整村脱贫。

一、坚持领导带头抓帮扶

年初,学院严格按照省委关于地厅级干部联系3户、处级以下干部联系2户贫困户的要求,与镇、村积极协调,调整学院78名干部联系了3个贫困村的158户贫困户,其中55户未脱贫。学院领导坚持带头进村入户,与联系户群众面对面对接帮扶,填写“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学院所有联户干部均按规定完成了“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和巩固提高计划的修订完善工作。

学院先后5次召开党委会和帮扶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制定了2018年度学院帮扶工作计划,预算经费5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根据省政法委“5.21”张川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学院结合贫困村和学校职业教育特色,制订了2018年帮扶工作任务清单,确定了教育帮扶工程等7项工程18项具体任务清单。

遵照省委“7.2”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学院主要领导坚持带头进村入户的同时,统筹安排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帮扶工作和慰问困难群众活动,截止11月20日,帮扶干部进村入户20批180余人次,其中主要领导进村入户10次,做到了长流水不断线。

二、发挥职教优势抓帮扶

(一)坚持教育帮扶,突出职教扶贫

上半年,学院派出4名学生赴两个村小学义务支教一学期,学院为支教学生每人每天支付60元生活补助,并报销一次往返路费。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校领导看望村小学生并赠送了文具等节日礼物。2018年学校单独招生工作,对张家川县的学生降低20分优先录取,26名学生被学校提前录取,其中3个联系村4名,统招考试,学院录取张川县籍学生17名。2018年毕业的47名张川县籍学生全部就业,目前,张川县籍在校学生达到153名,其中3个联系村18名,学院将在助学金和奖学金评定、勤工助学等方面予以优先照顾,确保每一名贫困家庭的学生都能够完成学业,实现100%就业,达到“入学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帮扶成效。

学校将张家川县职教中心确定为优质生源基地,并予以挂牌,进一步加强与职教中心的合作与交流,争取更多的学生考入石化学院学习升造,走职教脱贫之路。

学校14000余名学生,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3800余名,占总数的27.4%,2018年学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申报补偿学费1900余万元,为全校学生发放奖学金和各类助学金1600余万元,人均补助1100余元,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坚持文化帮扶,构建和谐农村。

7月7日至10日,学校团委组织大学生艺术团50余名师生在两个村开展了“青春飞扬,情暖张川”为主题的精彩文艺演出,演出节目涵盖歌舞、器乐、小品等多种形式。演出现场还通过有奖问答的形式向观众赠送精美奖品,为留守儿童捐赠了书包、文具等精美的礼品。

7月10日至14日,学校电子电气工程学院13名师生在两个村开展了家用电器义务免费维修活动,期间共修复群众送修的电风扇、电饭锅、电饼铛、电磁炉、电热水壶等日常电器120余件,并进行了电器使用安全常识培训,帮助群众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延长家电使用寿命。

8月10日至19日,学校印刷出版工程学院17名师生到马鹿镇寺湾村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活动,对村委会、村诊所围墙进行了平整粉刷和彩绘美化活动,宣扬了十九大精神,为美丽乡村建设增砖添瓦。小分队成员还为村里的中小学生进行了暑期作业辅导和艺术类课程讲座活动,向中小学生赠送了学习用品,宣传了学校招生政策和有关信息,促进了文化交流。小分队师生还对全村的农业生产进行了全面调研。

榆树村被列为2018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政府投入资金200万元,完善了美化、量化、绿化等基础建设。投入31.5万元硬化了90户群众的院落。连柯村被列为2018年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政府投入资金30万元,硬化了部分道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寺湾村5户群众发展特色农家乐服务,政府为每户投入资金10万元。学院积极协调项目建设,确保每一项工程都严格落实落地,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帮扶干部进村入户期间,积极调解、化解矛盾纠纷,帮助群众改善邻里关系,积极构建和谐农村。驻村队长把改善农村环境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引导群众植树种草、种花,农村环境大为改观。学校联系的3个贫困村全年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没有发生打架斗殴事件,邻里关系和谐,社会安全稳定。

(三)坚持产业帮扶,筑牢脱贫根基

榆树村和连柯村是劳务大村,两个村每年约1600人外出务工,劳务产业对群众的收入贡献稳定在2000元左右。近年来,连柯村500亩育苗种植合作社、500亩花椒种植合作社和榆树村500亩花椒种植合作社的发展,为两个村的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种植业对群众增收的效果逐步显现,4年后,种植业对全村群众经济收入人均贡献将达到3000元左右。3个乡村的养殖业发展基础也很牢固,目前各类规模化养殖户达到70余户,对群众的年收入贡献保持在1500元以上。今年以来,政府为榆树村先后两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为贫困户联合购买牛羊,发展合作社养殖业,贫困户以分红形式获取收益。政府为连柯村先后两次为贫困户集中投资100余万元,成立肉牛和阿胶源驴养殖合作社,贫困户以入股方式参与分红,解决了贫困户的发展后劲。学院为3个村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政策协调等多方面的支持,保障各项产业能够持续稳定增长,使其成为贫困村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




(四)坚持电商帮扶,拓宽致富门路

10元23日至27日,国际商务学院院长周任慧带领电商专职教师刘贵生、梁婵卓、孙永健等深入榆树村、连柯村和寺湾村,组织开展了为期5天的农村电商技能培训活动,参训群众50余人次。为了提升参训人员的积极性,国际商务学院还准备了2000元的礼物,为现场测试能够掌握电商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的群众免费发放,增加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根据3个贫困村的特色农产品实际,学院组织了3个村的土鸡蛋、土蜂蜜、苹果等价值4万余元商品进入“兰博善诚”电商平台,为客户线上交易提供参考。11月份,学院工会线下采购了连柯村2万余元的土鸡蛋,不仅为养殖户增加了收入,还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电商发展。

(五)坚持党建帮扶,理顺发展思

面对榆树村和连柯村村委班子不健全的实际,学院领导进村入户期间,重点进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工作能力,一年来,学院领导先后对村两委班子进行了4次集中培训,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手把手教方法,教思路,要求村干部先学一步,在厘清各项惠农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抓落实出主意想办法,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和帮扶措施。学校派出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把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第一要务,从资料建设、便民服务和村务公开等多方面不断改进,增加透明度,提升群众满意度。在雨季易发生自然灾害等重要敏感时期,驻村队长和村干部坚持轮流坐班值守,随时向群众发布灾害预报和预防工作,积极解答群众关切,切实做好为群众服务工作,为构建和谐农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派出驻村队长抓帮扶

学院按照省委的要求,为3个贫困村选派了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他们严格按照属地管理的规定,坚持每月驻村不少于20天、每年不少于220天的标准,在3个贫困村尽职尽责,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学院除按照规定发放工资外,还将寺湾村驻村队长的生活补助和通信补助提高到200元和100元,将榆树村和连柯村驻村队长的生活补助提高到150元和100元,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保障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

夏天入汛期间,3个村面临暴雨和强降雨灾害威胁,学校派出的3名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队长放弃了休息,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为3个贫困村的群众防汛抢险救灾尽职尽责。一是建立了灾害性天气通报机制:3名队长在每个村建立了以村干部和村民小组组长为主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机制,把各级政府和网络等渠道掌握的灾害性天气及时传递到家家户户,确保每一户群众都能及时掌握危险天气预报。二是普及宣传灾害性天气预防知识:汛期期间,队长带领村干部逐户摸排住房、围墙等安全状况,做好人员疏散和避险工作,宣传了防灾减灾知识,动员群众积极开展自救,确保了抗灾成效。三是全面做好灾情统计上报工作:3个贫困村在此次汛期虽然没有遭受大的损失,但也存在部分土坯房垮塌、围墙坍塌和农作物霉变、农田被淹等损失,对此队长逐一做了统计上报工作,并组织群众开展了垃圾清理、道路平整和围墙加固等自救工作,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正常。

7月份,学校对一名任职到期的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进行了替换,学院选派了一名处级后备干部担任新的第一书记兼队长,确保了驻村帮扶工作的连续性。



四、帮办实事好事,密切联系群众

01 为3个村拨付了15万元基础建设经费,协助完成寺湾村村委异地搬迁,美化贫困村人文环境,进一步完善贫困村基础设施。

02 2018年元旦新年和春节邻近期间,学校按照省委和省直组长单位的有关要求,开展了慰问困难群众活动,为特困户、五保户和生活困难群众送去优质清油85桶(每桶5升)。

03 开展了抗灾救灾专项活动,7月10日至13日,张川县部分地区遭遇了连续降雨灾害性天气,副校长程小红就带领18名工作人员进村入户,调研了灾情,协调了抗灾救灾工作,为两个村的158户联系户送去了大米和清油等慰问品,安抚群众战胜自然灾害。

04 榆树村驻村队长协调落实了2户特殊贫困家庭4名小孩多年遗留的户口问题,为1户贫困家庭患重病孩子利用“水滴筹”筹得善款近2万元,解决了燃眉之急

05 榆树村和连柯村4名学生被学院单独招生提前录取,解决了4户家庭学生继续学习升造的问题。跟踪解决了榆树村5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他们所在的5户家庭稳定脱贫提供了保障。

06 学校在10月份至12月中旬集中安排干部进村入户期间,联户干部再次为贫困户群众送去价值2万余元的米面油等生活物资,慰问困难群众,帮助困难群众共度难关。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