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

我校张满效教授荣获“兰州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发布时间:2019-05-31浏览次数:3

“礼赞共和国,追梦新时代”。近日,伴随着全国人民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的脚步,在第三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兰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在全市各行各业中遴选了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他们的先进感人事迹,我校张满效教授位列其中。

张满效教授兼任中科院寒旱所客座研究员、硕、博导师,现为学校处级正职调研员。曾任兰州石化学院科技(外事)处长,兼任高教研究所所长;校企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学校《学报》主编;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学院推进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2016);甘肃省“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研究编写组成员。他还是国家基金委项目评议专家;教育部全国高专生物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石化教指委生化技术及制药类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教学成果奖评审专家;甘肃省精品课程评审专家;甘肃省高校科研管理协会理事;甘肃省石油化工过程及装备行业技术中心委员;学校化学与化学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张满效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科研工作成绩非常突出:近年来,作为项目主持人,完成了与英国Swansea大学Paul Dyson教授的国际合作项目,经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结题验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金项目2项,并通过基金委审核验收;主持省级专项5项,均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结题验收和鉴定,有2项达国际先进水平,1项被推荐为“2009年度重大科技成果”;在SCI收录及国家级权威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60多篇;获全国高校科研优秀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奖2项;省高校科技进步奖3项、高校自然科学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1项;发明专利5项受理,1项授权;主编教材1部、合著一部;先后获得教育部全国R&D资源清查教育系统先进个人、甘肃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甘肃省“园丁奖”等荣誉。

近年,依托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作为客座研究员的张满效主持课题组通过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极端环境生态系统和资源环境研究分析,对植物在逆境下信号传导机理、稳定同位素变化对环境演变的指示作用等方面都有新发现和新贡献,相关发现甚至可以重建我国西部过去百年至千年气候变化历史。同时,张满效通过研究得到了几乎无细胞毒性、可有效抑制MRSA且具有显著抗癌(肝癌、胰腺癌)效果的棘霉素类似物和未知结构的环肽类化合物。首次在放线菌基因组中发现2个新基因及其作用机制,可有效解决超级细菌的抗药性。此外,他的相关发现成果可吸收、消化、分解污染物,使之稳定无害化,有望通过生物技术为解决环境问题助一臂之力。

正如兰州电视台“党建频道”栏目报道,作为在一所石油化工类高职院校从事教学工作30年的老教师,“张满效教授在生态学领域做出了令许多传统高校、甚至科研院所专家都折服的成就”。多年来,他潜心钻研、孜孜以求,为推动学术进步、探索生物领域奥秘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向全社会展示了职业院校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出色开展科学研究的良好风貌。榜样的力量,将极大地鼓舞我校广大师生以更大热情努力工作、刻苦学习,投入到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各项任务中,促进学校事业发展,使学校真正成为“当地离不开、行业都认同、国际可交流、学生事业有发展”的高职院校。

(撰稿:唐蓉萍)

(2016全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证书)

(2010甘肃省自然科学二等奖证书)

(野外采集生物样本)

(与英国Swansea大学Paul Dyson教授团队实地考察)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