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友风采录】矢志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记杰出校友杨青舟

发布时间:2021-06-16浏览次数:0

杨青舟,安徽省庐江县人,1968年4月出生,1989年毕业于我校计算机专业。现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书记(副院长),教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抚顺市作协副主席。多年从事学生管理工作,曾任校“学雷锋示范班”1-11期副班主任,并获辽宁省“优秀政治教育工作者”称号。出版专著5部、主持省级课题3项。参与2019学校十大新闻发布会、七十年校庆专题片脚本撰写及校展馆、校园景观文字策划多项工作。2020年被评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师德标兵”,2021年杨青舟负责的“石化师说工作室”被辽宁省确定为大学辅导员名师工作室。

一诺坚守,传道解惑

2018年10月,杨青舟就任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为了走近学生、增进感情,他充分发挥个人文学特长、利用业余时间陆续举办了《艺术不等于散漫》《读书与幸福人生》《中华传统节日中的文化》专题讲座,并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了解艺术“90”后们所喜所忧、所好所恶、所长所短, 尽快了解桎梏学生成长成才关键所在。

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在校大学生100%存在网络行为。如何确保学生们在网络世界不“迷途”、在网络世界掌握大学生思政“话语权”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辅导员队伍迫在眉睫的问题,更是检验辅导员职业能力重要“试金石”。


基于三十多年学生思政工作体会,杨青舟在一次讲座后与刚迈入校门的2018级学生“较上了劲”——承诺从当日到同学们毕业的一千天时间里,每天给大家写一条微信“加油鼓劲”,并且“友情赠送”至1001条“师说”,让他们看看“老师怎样坚持做好一件小事”而“身教”。

在学院鼎力支持下,初步确立了以手机微信公众平台为载体,建起精确识别、精准帮扶、久久为功的学生“实时”思想教育模式。依托并发挥新媒体技术和资源优势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每天不间断对大学生们进行“滴灌”式心灵熏陶、思想引领。

每天如约而至的“暖贴”既非简单摘抄几条名言警句,又非空洞说教“罗列现象”,而是针对学生群体思想实际及困惑、结合时事政策先学先做、解读解析,过程虽然辛苦却对受众启迪和激励深刻。学生们从一开始“暖心”到后来“上心”,再到现在自觉前行中“用心”。

2019年底,《“艺院暖贴”走进学生心灵行动计划》经综合评比获得学校同类工作“优秀”,同时经学校推荐获得2019年辽

宁省高校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案例设计一等奖。

久久为功,贴贴暖心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拔节孕穗期”,尤其富于想象和创造力的艺术类学生“三观”成长极其需要引导和栽培。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学生的学风学业、组织建设及文体活动成效显著。除了在国内外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得86个奖项,师生党员志愿者为学校扶贫点墙绘、学生手绘“我心目中的雷锋形象”、2019级学生“诵读国学经典”以及“艺苑有爱”志愿团队开展的活动陆续被中国青年网、辽宁电视台、抚顺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展示了“00后”大学生良好精神风貌。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故事”。作为专职辅导员早已炼成“七十二般变化”,“眼睛一睁,忙到熄灯”,极少有成块时间潜心创作,因此只能忙里偷闲、见缝插针,利用点滴时间或手机或电脑写上几笔。

“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贴贴暖心,总有一贴适合你”,500多期的坚守,殊为不易。尽管有些文绉绉,但全是心里话。

“滴灌”无声,陌上花开

庚子年春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考验着学校教育教学应对模式。

疫情以来,“暖贴”团队第一时间响应学校号召,致力于以“暖贴”为纽带让“宅家”学生们心不宅、学不怠,引导大家于守护健康同时行动起来,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激发责任意识、担当精神。

疫情期间,他临时受命为学校官媒策划了“生命教育”、“公德教育”第一阶段三十个专题,撰写了《重逢于陌上花开的灿烂时节》篇首语发表在多家媒体。此外,还结合自己抗“疫”所知所感撰写了《你的第一使命是使自己健康》《“自由”诚可贵,生命价最高》《心存敬畏,杜绝侥幸》等20篇推文,这些推文以“接地气”、“有温度”深受学生和家长们好评,“老师的这份用心、这份坚持已经成为扎根于孩子们心底最有益的精神食粮。”

2020年3月31日,辽宁日报北国号客户端以《“艺苑暖贴”为宅家师生加油打气》报道了“艺苑暖贴”立足以学生为本的实时“滴灌”思想教育模式;4月27日,北斗融媒、今日头条同时以《久久为功,“兿苑暖贴”实时引领学生“三观”成长》再次对“艺苑暖贴”500期进行了深入报道。

聚焦主业,立德树人

除了线上教诲,线下“身教”“言传”是辅导员重要使命。

除了日常规范养成,他还结合任2018级《大学语文》课程带领大家演课本剧,有计划让学生结合专业阅读古今中外名著。活动除了被中国青年网及辽宁、抚顺电视台报道赢得团队美誉度,更是借此带出了一批“书生”“书女”,赢得家长交口称赞。

除了寒暑假期面访学生家庭,平时他每天在学院30个家长群和家长们互动交流,第一时间将学校的“声音”、孩子状态令家长知晓。

针对大学生知识面广量大、欠缺历练特点,日常工作中始终有的放矢地“教”“育”。如在冬天对早操缺勤多的同学每天定时“暖贴”叫起,终究让他们在“不能对不住老师”动机下按时作息;对卫生“点名”多的男生宿舍手把手培训,终究教导出一批批能“扫一屋”的“暖男”。此外,他还协调学校为残疾学生解决了住宿不便和宿舍纷争;和辅导员老师一起在家长未到达情况下将突发疾病的学生及时送到医院抢救;率先为家中遭受重大变故的毕业生捐款,帮助学生渡过难关;还动用“关系”,为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了优质国企,让一个家庭就此“脱贫”。


杨青舟自抗击疫情以来克服重重困难还承担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厌其烦地为毕业生办理了就业协议、年度鉴定表、毕业生鉴定表等各种就业材料,完成了各类抗“疫”排查和就业数据统计。举办了营口市用人单位大型专场招聘会、艺术设计类人才专场招聘会。2020届毕业生初次总体就业率97.95%,完成了学校目标,而且取得考研人数、上线率、录取率建院以来最好成绩。

(撰稿:李伟、侯宏勋;审核:刘雅芳)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