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活动周

教学成果

发布时间:2022-05-05浏览次数:1

学院坚持“遵循规律 追求特色 产学结合 突出技能”的办学理念,创造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石化模式”,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始终站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第一方阵,《基于产教协同发展的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4项.


教学成果奖获奖统计

序号

年份

项目名称

团队成员

获奖等级

备注

1

2018

基于产教协同发展的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与实践

李薇、郑晓明、张海亮、尚秀丽、颉林、赵立祥、索陇宁、何小荣、孟石、李晓莹  

国家一等

教师(2018)21号

2

2018

基于教育质量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有效课堂”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宋贤钧、牛治刚、夏德强、汪霞、李影、陈蕾、吴笛、王炳鹏、杜韦辰

省级一等

甘人社厅发(2018)18 号

3

2018

基于“123•百千万”工程推进高职人 才培养 “石化模式” 的创新与实践

陈兴义、周兴中、刘雅芳、吴海霞、刘建清、王理宪、郭晨彪

省级二等

4

2018

互联网+背景下《化工机器》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实践

赵忠宪、倾明、李芸、王宇飞、张化平、梁永文、石晶、高宗华、杨玺庆、史俊杰

省级一等

5

2018

高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施

孙国君 、张旭燕、孙怀君、程小红、何志刚、马银余、何岩岩、王雄、刘庆丰、王昇  

省级二等

6

2018

基于“共享、联动、创新”的汽车职教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

周兴中、张维军、颉方正、冯乐雯、张文和、王 力、张雯娣、马晓婧、商保国

省级二等

7

2018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五大攻坚”的实践与创新

郝跃宁、高鹏革、陈金平、江秀华、王使璋、童强、周红燕、樊亚蓉、陈兴义、张建祥

省级二等

8

2016

基于“教学+互联网”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

宋贤钧、程志刚、周立民、王炳鹏、罗资琴、童强、陈   兴廷、郭佳、郝青龙

教育厅级

甘教高(2016)49 号

9

2016

基于“123.百千万”工程,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周兴中、刘雅芳、吴海霞、陈兴义、刘建清、王理宪、   郭晨彪

教育厅级

10

2016

基于石化行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方向)专业建设与实践

赵振学、赵睿、王诚、蒲晓妮、孔令赟

教育厅级

11

2016

产品开发引领的装备制造类专业群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与实践

魏延宏、宋学平、倪春杰、史可忠、马延斌、王宇飞

教育厅级

12

2016

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江秀华、蒲卫晖、呼小洲、周亮、夏德强、付强、苏雪   花、毛晓斌、李晓莹

教育厅级

13

2016

奠定应用本科基础的高职学生“英华”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侯侠、赵敏、杨西萍、王艳艳、齐建军、左婧文、赵丽   娟、何志刚

教育厅级

14

2014

以“有效课堂”为载体,全面深化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张方明、周兴中、牛治刚、陈蕾、李延明、李影

省级一等

甘教高(2016)4 号等

15

2014

印刷技术专业“校中厂”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宋贤钧、杜韦辰、周立民、鲍蓉、陈海隆、梁永文、张世俊、张治军、刘伟、邓军军

省级二等

16

2014

强化现代岗位职业能力的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尤晓玲、童克波、傅继军、郑怡、孙红英

教育厅级

2014年甘教高函〔2014〕42号

17

2014

高职院校实施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研究

黄义仿、赵常学、李建民、程志刚、杜媛、郝跃宁、张军

教育厅级

18

2014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探索与实践

孙国君、张旭燕、张维军、张鸿雁、张茂、谈春林

教育厅级

19

2013

化工类专业“认识实习”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王焕梅、魏刚、王建强、侯侠、王益民

教育厅级

2013年甘教高〔2014〕12号

20

2013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尤晓玲、丁炜、李红萍、李俊秀、童强

教育厅级

21

2013

西部循环经济背景下无机化工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王静、胡久平、王宏、颜有东、李永红

教育厅级

22

2013

基于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制图课程研究与实践

刘立平、李延明、张伟华、王宇飞、何志刚

教育厅级

23

2013

高职“校企联合技术研发中心”服务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路径分析与实践

伍家卫、唐蓉萍、何小荣、吕维华、杨兴锴

教育厅级

24

2013

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立体化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王鹏、田灵兴、杨雪莲、谢云、景博

教育厅级

25

2013

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工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践

史文权、杨柳春、刘江、杜韦辰、王炳鹏

省级二等

26

2013

石油和化工类专业群拓展建设研究与实践

张方明、冯文成、李薇、周新光、尚秀丽

省级一等

27

2011

适应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色高职教材体系开发应用与推广

张方明、史文权、张满效、杜韦辰、刘 江

省级二等

2011年甘高教(2011)年48号

28

2011

煤化工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王焕梅、侯 侠、牛治刚、王建强、齐晶晶

省级二等

29

2011

西部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任泰明、王庆岭、陈兴义、张丽景、田春婷  

教育厅级

30

2011

迭代式课证融合的计算机办公技术课程的形成、实践与发展

杨柳春、韩 艳、周立民、王炳鹏、王 萌

教育厅级

31

2011

以能力为本的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马秉骞、赵忠宪、王春林、贾汝民、宋学平

教育厅级

32

2011

“标准引领、施工导向、工学结合”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

胡建琴、武双林、梁国强、崔 岩、黄 艳

教育厅级

33

2011

教育教学研究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宋贤钧、陈 蕾、周晓康、魏海明、杜 媛

教育厅级

34

2011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胡相斌、许立太、张明艳、蒙 斌、李延明

教育厅级

35

2011

源自石化生产过程的探索性实训项目开发与应用

唐蓉萍、陈淑芬、吴海霞、尚秀丽、吕维华

教育厅级

36

2011

基于工学结合的经管类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兰 炜、周任慧、刘贵生、胡旭东、刘 静

教育厅级

37

2011

技能大赛、技能取证、技能训练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讨

冷宝林、冯文成、甘黎明、高兰玲、乔南宁

教育厅级

38

2011

《焊接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与实践

王建勋、丁文溪、蔡建刚   、王春华、梁永文

教育厅级

39

2011

基于炼油化工及相关专业实训需求的DCS控制反应——精馏中试装置建设与应用

杨兴锴、伍家卫、邹益民、吕江平、索陇宁

教育厅级

40

2011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自动化实训基地建设

马应魁、殷培峰、傅继军、刘石红、尤晓玲

教育厅级

41

2009

以技能竞赛为引领 构筑全过程立体式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邹益民、丁炜、陈宏希、王银锁

教育厅级


42

2009

参与企业技术改造 提炼典型教学案例   带动炼油团队建设

伍家卫、杨兴锴、张远欣、袁科道、孟宁

教育厅级

43

2009

石油化工类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冯文成、甘黎明、何小荣、王焕梅、牛治刚

教育厅级

44

2009

与石化设备维修技术岗位群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现

王春林、赵忠宪、贾汝民、马秉骞、王宇飞

教育厅级

45

2009

特色专业的建设 引领   辐射

张方明、汝宇林、马克联、史文权、兰炜

省级一等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