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党员职工文化生活,11月11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组织举行了“传承简牍文化 探寻千年丝路”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集体参观了甘肃省简牍博物馆。
简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纸张问世以前,以竹、木为原材料的简牍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文字载体之一,其内容涵盖古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甘肃省简牍博物馆展出千余枚珍贵简牍原件,绝大部分为考古发现后首次面向公众展出,其中包括居延汉简、悬泉汉简等,生动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灿烂的中华文明和丝绸之路繁盛景象。
一枚枚珍贵的简牍文物,向世人诉说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这是一枚‘居延里程简’,详细记载了从汉代都城长安出发至张掖郡20个驿置名称及间隔里程”;“这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敦煌悬泉置《四时月令召条》,是目前所见最完整的汉代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文书”。伴随着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党员同志们认真了解简牍文物基本知识,深刻感受丝路沧桑的历史演变,体悟千年丝路上的家国故事与岁月情感,探究书写于简牍之上的文化密码,阐释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在“简”述丝路中“牍”懂中国,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
通过参观学习,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要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永不停歇地讲好中国故事。参观活动结束后,还进行了简牍知识答题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党员们的简牍文化知识。
(撰稿:孔艳蕾 摄影:刘奕杉 审核:赵常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