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学校科研创新团队 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18浏览次数:10

各学院:

为加速培养和聚集一批优秀创新人才,建设一流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做好有组织的科研,提升学校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团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地方中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根据《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兰石化大学校发〔2023〕131号),现组织开展2025年学校科研创新团队申报工作。

一、申报原则

团队组建应尊重学术规律,坚持“自愿组建,开放合作,鼓励先进,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科学问题和社会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承担高层次科研项目、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培育高质量创新人才为目标。

二、申报条件

1.团队带头人

(1)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在职在岗教职工。

(2)至少主持并完成过市(厅)级科研课题2项或省部级及以上科研课题1项。

(3)在申报的专业方向公开发表过5篇以上学术论文。

(4)在所属专业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或影响力;具有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2.团队成员

(1)所有成员原则上为兼职。拥有相对稳定的学术研究梯队,人员年龄、学历、职称与知识结构合理、善于创新,人数不少于5人。

(2)核心成员中有1-2名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至少有2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或科研人员。

(3)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团队成员近5年在相关研究领域发表科研论文不少于10篇;或发表论文不少于8篇、取得发明专利授权2件以上。其中,至少有1篇第一作者SCI论文或2篇核心期刊论文。

3.研究方向

(1)主要围绕国家和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支柱产业要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建设方向。

(2)研究方向和目标明确,所从事的研究具有鲜明、突出的特色。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研究成员中有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过相关研究方向课题的经历。

(三)申报程序

1.团队带头人填写《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申请书》(附件1,以下简称《申请书》)、《2025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汇总表》(附件2,以下简称《汇总表》),并将《申请书》《汇总表》及佐证材料报所在学院。

2.团队负责人所在单位根据专业建设与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同意组建的团队材料报送科技处。

3.科技处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对研究方向的先进性、人员构成的合理性、预期目标的可达成性、科研条件的保障性等方面进行初审,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报学校校长办公会审议后,组织立项并签订项目任务书。

(四)建设任务

团队建设的周期一般为3年。主要任务为:

1.加强队伍建设。根据团队结构及学科专业发展特点,加强团队自身建设,着力培育有影响力的学术(科)带头人。

2.开展有组织科研。在重点研究领域形成一定特色和优势,积极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提高团队学术影响力。

3.强化应用型研究。紧密联系企业,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联合企业进行技术攻关,提升横向科研经费引入。

3.组织成果登记和科技奖励申报;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4.加强学术交流。积极组织或参加有影响的学术研讨会,团队内部实行学术例会制度。

(五)资助经费

学校设立专项资金,列入学校预算。建设期内,学校根据科研任务书所定指标给予建设经费支持。资助经费实行一次核定,3年内分年度拨付。

(六)工作要求

1.各学院应积极成为团队建设的主导力量,组织科研人员根据专业方向组建团队,吸纳外校专家或行业、企业科研人员、技术能手,引导教师积极加入团队,并大力培育校级团队。

2.各学院必须严格依据《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筹划团队建设,对拟组建团队进行可行性论证,督促团队负责人如实填写相关申报材料,对申报材料真实性和可行性严格把关。学校对学术不端和弄虚作假行为者,实行一票否决,并暂停所在单位3年申报资格。

3.各学院择优推荐1个团队参与评审。

4.各学院将《申请书》(附件1)、《汇总表》(附件2)及佐证材料(各1份)于4月25日前报送科技处,并将电子版发到联系邮箱。此外,请各团队准备8分钟汇报ppt,现场答辩,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联系人:

王守伟(西固校区)电话:189 9316 2112

尹晓峰(新区校区)电话:177 9317 2052

电子邮箱:shdxkjc@lzpuvt.edu.cn

附件:

1.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申请书

2.2025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汇总表

科技处

2025年4月18日

附件1: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申请书.docx

附件2:2025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汇总表.xls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