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校飞燕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26浏览次数:10

7月14日-7月20日,学校飞燕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暑期三下乡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创新构建“推普+”多维活动体系,让语言普及与文化传承、青少年关爱、法治宣传、智慧助农等深度融合。此外,团队成员深入人流密集的景区、广场、学校、村庄进行问卷调研、推普展板宣讲等,掌握当地群众普通话使用现状。同时,为让推普及法治宣传效果持续渗透,团队成员通过发放中华字典、民法典、宪法宣传彩页等700余份。

团队成员参与录制“铭记党的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主题活动,选拔普通话标准的学子深入中共陇右工委纪念馆、博物馆等地,用普通话讲述红色故事,同时,飞燕志愿服务队专程拜访菜子镇92岁老兵王志勇,通过聆听交流,参观文物等,详细记录王志勇同志的英雄事迹,收集了大量红色党史学习教育素材。志愿者们将这些故事精心整理改编为红色文化教学内容,使老兵的事迹在普通话的朗读中被赋予更鲜活的意义。

300余份问卷、20余次一对一访谈,飞燕志愿服务团队通过深入调研找出当地儿童普通话发音不规范的问题。为此,团队创新教学方法,以“学说普通话,说好中国话”为核心目标,在陇西县东城区社区学校、中川村党群服务中心,对中老年村民开展“一对一”情景对话辅导,为儿童设计“趣味朗读”“情景对话”等趣味环节。志愿者老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前后鼻音”“儿化音”等难点,用趣味关卡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团队成员也积极与儿童们互动,表演了诗歌朗诵、吉他弹唱等作品,活动中还融入民法典宣传,用通俗普通话传递法治理念,受到儿童们的热烈欢迎。

飞燕志愿服务团队将文化传承与推普教育紧密结合。走访调研期间,志愿者们专程走访李家龙宫、陇西县博物馆、陇西县档案馆、陇西县地方志办公室,在探寻中深入了解当地特色文化——陇西县千年发展历史,聆听展馆讲解员用普通话讲述李家龙宫寻根祭祖文化脉络。

志愿者们化身讲解员用标准普通话与当地小讲解员的稚嫩童声交织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接力为游客讲解,推普的力量与文物的厚重在博物馆交融,一起为乡村振兴贡献青少年力量;同时,还参观了陇西县融媒体中心,探寻新媒体特色栏目助力推普、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志愿者团队与当地文旅专干马凡舒老师一起深入陇西县菜子镇崛头山。在层峦叠嶂的自然风光中聚焦当地特色农产品“玲珑小番茄”,开启助农电商直播。直播中介绍了小番茄的种植环境、口感特点与营养价值,同时穿插讲解了乡村振兴政策。电商直播不仅让崛头山的美景与玲珑小番茄的清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此次活动志愿者团队培训儿童、村民超100人次。社区、乡村儿童拿到字典后激动的眼神、陇西县群众点赞的拇指、乡村支书那句“希望你们能再多一些活动的时间”,成为推普暨助力乡村振兴活动最温暖的注脚。

(撰稿:张皓东    摄影:大学生全媒体中心   审核:兰炜)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