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凝聚校友力量共促发展,8月3日至13日,学校党委副书记余学军、副校长刘兴勤带领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处、招生就业处、资源环境工程学院相关人员,赴陕西、内蒙古两地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并看望慰问在企校友。
深化校企协同构建多元合作新格局
调研组先后走访了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12家行业龙头企业,围绕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产教融合等议题展开深入座谈。在华羿微电子,双方就共建实训基地、教师入企跟岗实践达成共识;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化副总经理刘涛表示,企业发展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期待与学校在订单培养、科研攻关等方面深化合作;陕西延长榆林能化副总赵建荣高度评价我校毕业生“基础扎实、品质优良、团队协作能力强”,并希望在员工培训、学历提升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在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西北区域中心调研期间,余学军、刘兴勤一行与总经理吴松坡、天辰耀隆(福建)人资部负责人等座谈交流,双方就人才培养、就业实训、员工培训、技能大赛、师资共建、技术协同创新、海外板块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通过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展现了能源产业绿色转型成果,与调研组就“红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达成合作意向。
8月8日,刘兴勤一行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调研座谈。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杨汉威,人力资源部、企业管理部负责人及毕业生代表参加座谈。座谈会上,杨汉威指出,龙华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充分发挥“民营机制、国有品质”优势,历经30年发展蜕变,已构建起“一体两翼三保障”的产业格局,当前生产经营稳健有序,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他强调,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拥有丰富的办学资源,双方合作方向明确、前景可期,期待加强沟通交流、保持密切往来。
刘兴勤表示,学校始终以服务行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期待通过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技术攻关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合作空间,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
情系校友发展搭建校企联络新平台
8月9日,调研组专程前往内蒙古伊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与公司管理层深入交流,看望全国劳动模范、优秀校友苏刚刚及在企校友代表。公司董事长刘万洲、总经理徐延鹏、副总经理(校友)李泰山、全国劳动模范(校友)苏刚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参观并座谈。刘万洲对调研组表示热烈欢迎,重点介绍了集团发展历程、产业布局及未来规划,特别感谢学校多年来输送150余名优秀人才,其中李泰山、苏刚刚等校友已成长为公司管理层和技术骨干。刘兴勤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情况,感谢伊泰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以及对学校毕业生的关心与培养,并希望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为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座谈会上,全国劳模苏刚刚结合自身从一线技术员到管理岗位的成长经历,分享了“扎根行业、创新突破”的奋斗感悟,感谢母校“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培养模式。他带领调研组参观劳模创新工作室,展示了校友团队在技术攻关、绿色生产等领域的突出成果。调研组在李泰山等校友的热情陪同下,还先后参观了公司中控室、实景沙盘、工艺流程展及生产车间等。
此外,调研组与百余名校友代表深入交流。08届校友、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化甲醇制烯烃中心副经理王天翔分享成长感悟,感恩母校培养;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化26名校友代表结合岗位实际,对学校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提出建议;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的毕业生传承“能吃苦、品行好、知感恩、才艺多”的原煤校品质,在岗位上状态佳、业绩优,在公司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站稳脚跟、履职尽责……
此行中,学校在华羿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国能榆林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榆林精细化工材料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孙家岔龙华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伊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天合创能源等企业授牌成立9个“校友工作站”,搭建起母校与校友常态化联络平台。
余学军表示,校友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工作站将成为服务校友成长、促进校企合作的重要纽带;刘兴勤向全体校友发出70周年校庆邀请,期待校友们“重返母校共忆青春岁月,共襄发展盛举”。
对接产业需求拓展就业育人新路径
8月7日下午,余学军、刘兴勤一行前往陕西榆林能化精细化工材料有限公司调研交流,公司总经理马少军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马少军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布局,双方就精准对接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人才需求形成合作方案。
8月8日上午,余学军、刘兴勤一行前往陕西榆林能源集团合创培训有限公司调研交流,公司总经理姜娜、副总经理雷虹及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参加座谈。双方就红色教育党建基地共建、员工岗前培训、安全及管理能力提升、专业能力提升、继续教育等进行深入交流。
8月11日,调研组前往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内蒙古)有限公司参观调研。该公司为中国石化在内蒙古大路工业园区新建煤化工项目,在公司项目筹备组负责人陪同下,调研组先后参观了项目部办公室、项目展厅及施工现场,深入了解项目规模、工艺流程、建设进度、人才需求等情况。
刘兴勤表示,学校将动态跟踪能源化工产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群建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人才支撑。
此次陕西、内蒙古调研之行,调研组行程近4000公里,覆盖能源化工、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通过密集走访与深度对接,在共建实训基地、订单培养、社会培训、科研攻关等方面达成多项共识,成功拓展校企合作新空间,并在12家龙头企业挂牌成立9个“校友工作站”。此行不仅为学校70周年校庆凝聚了广泛校友力量,更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就业市场,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推进“校企协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聚焦产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引擎”。
(撰稿、摄影: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处 审核:刘雅芳、兰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