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5年光阴,从1990年的中专生蜕变为硕士,魏哲如这位从我校走出的毕业生,以坚韧不拔的意志书写了石化人逆袭奋进的传奇,每一步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
硬核求学:九年半从专科到硕士
1990年5月,魏哲如从兰州化工学校有机化工专业毕业。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他开启了长达九年半的进阶求学之路:
1995年9月至1999年2月,就读抚顺石油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获专科文凭;
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攻读抚顺石油学院装备与控制工程本科,获本科文凭;
2002年7月至2005年7月,攻读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工程硕士,获硕士学位。
九年半间,他每日往返于抚顺东洲区与望花区校区,四小时车程风雨无阻。这段淬炼之旅不仅夯实了专业根基,更铸就了他终身学习的信念。
扎根一线:十六载乙烯生产管理
1990年,魏哲如投身国家重点项目——抚顺乙烯工程,从车间操作员成长为优秀管理者:
1993年任工段长时,创新提出碳二反应器硫化氢中毒解决方案并得到采纳,减少千万元损失,获得抚顺石化公司好评;
1997年任车间值班主任期间,带领团队抵御抚顺百年洪灾,实现装置零损停机,荣立公司抗洪抢险一等功;
2002年借调至抚顺石化公司技术发展处,主导重油裂解制乙烯项目攻关,历时三年,为行业技术升级积累经验。
其间,他在《乙烯工业》发表论文7篇,获国家专利3项,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专业素养初显锋芒。
征战外企:十九年技术赋能行业
2006年,魏哲如加入美国通用电气(GE)水处理及工艺过程处理公司负责石油化工行业的化学品技术工作,以乙烯专家身份服务全国石化项目:
全程参与独山子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天津石化10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项目、兰州石化46万吨/年乙烯装置、福建联合石化110万吨/年乙烯联合装置、镇海炼化220万吨/年乙烯装置、四川石化乙烯装置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助力装置高效投产;
在GE公司工作10年间,凭借精湛技术和突出业绩,2008年、2010年两度获评GE中国区优秀员工;
深耕化学品技术领域十九年,为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等装置提供全周期优化方案,得到众多客户高度好评,被业界尊称为“魏老师”。
科研突破:斩获省级科技大奖
自1997年担任抚顺乙烯车间值班长期间,魏哲如便跟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长李平研习裂解炉先进控制技术,先后参与四川石化乙烯装置、恒力石化150万吨/年乙烯装置等百万吨级乙烯装置的先进控制系统的实施、投用与运行。
2025年2月11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辽宁省政府决定,对为全省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由李平教授主持、施惠元副教授、魏哲如等人参与共同攻关的科技成果“百万吨级乙烯装置裂解炉先进控制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成果聚焦石化行业提质增效需求,自主研发裂解炉先进控制技术,实现三大突破:
效能跃升:主要工艺参数标准差降低40%-50%,裂解温度精准提升2-5℃,装置抗干扰能力显著增强;
周期延长:裂解炉运行周期延长10%,双烯收率提高0.22%-0.52%;
节能减负:在提高基础回路自控率的基础上,先进控制系统投运率达98%以上,大幅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目前该技术先后在大庆石化、四川石化、恒力石化等多家企业的百万吨级乙烯裂解生产装置成功应用。通过稳定生产操作、降低能耗物耗,为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树立标杆,社会效益显著。
如今的魏哲如,头发斑白,依然每日奔波于各地,为中国石油化工的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宝贵经验。正如他所言,我们虽然出身文凭低,但我们实干过,奋斗过,我们依然可以做优秀的兰化人。
(撰稿、摄影:李伟 屈永清 审核:刘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