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新闻

【文明实践】我校大学生捐献干细胞事迹报告会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5-09-18浏览次数:10

9月17日上午,“博爱陇原  爱心相髓”主题优秀事迹宣讲活动在我校西校区举办。本次活动以弘扬无私奉献、挽救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为核心宗旨,通过表彰造血干细胞捐献领域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加入中华骨髓库,为生命救援事业凝聚更多温暖力量。活动现场,甘肃省红十字会代表与石油化学工程学院师生共计3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聆听感人故事、传递爱心力量,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校园中深入人心。

(宣讲会现场)

活动伊始,学院党委负责人以应用化工技术(石油炼制技术)专升本253班朱高阳同学的事迹开篇,介绍了朱高阳同学自2023年5月献血时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4月配型成功后从容推进捐献流程,用科学沟通打消家人顾虑,最终成为甘肃省第80例、中华骨髓库第2101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事迹,称赞其以行动诠释青年担当与人性光辉。他随后引用朱高阳同学的话语,向在场师生提出三点殷切希望:希望大家做“善意的践行者”,从搀扶老人、帮携同学等身边小事做起,让善意在日常中传递;希望大家做“理性的传播者”,主动学习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用科学认知破除“捐献有害健康”等常见偏见;希望大家做“爱心的接力者”,积极主动参与捐献或向身边人宣传相关理念,让更多人了解并加入这项挽救生命的事业。这番话语不仅为现场师生注入了温暖力量,更让“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在校园中进一步扎根,激励着更多青年以实际行动为生命护航。

(朱高阳现场领奖)

随后,会议进入庄重的表彰环节。学院院长亲自为朱高阳同学颁授荣誉证书与奖牌,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的肯定,更是对其用青春力量传递生命火种的崇高致敬。院长在颁奖时表示,朱高阳同学以“义无反顾践承诺、科学理性破疑虑、带动他人传大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她捐献的不仅是承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更是点亮他人生命的温暖光芒。

(朱高阳现场发言)

朱高阳同学现场分享了自己的捐献经历与心路历程。从2023年献血时毅然加入中华骨髓库,到配型成功后从容面对各项流程,再到用科学耐心说服家人,她的讲述没有华丽辞藻,却满含真挚与坚定,生动展现出当代青年勇于担当、热心公益的优秀品质。朴实的话语直抵人心,深深打动了在场每一位师生,会场内多次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传递着对这份善意的由衷敬佩。

(红十字会感谢状)

甘肃省红十字人道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张雅文代表省红十字会,向石油化学工程学院郑重颁授感谢状奖牌,以此表彰学院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组织动员、人道事业宣传推广中发挥的教育引领作用,肯定学院为培育有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学子、助力公益事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同时,张雅文主任现场宣读了两份特殊的感谢信——一份是受助者写给朱高阳同学的诚挚致谢,字里行间满是重获新生的感恩;另一份是省红十字会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的感谢信,高度赞扬朱高阳同学的爱心义举,以及学校深耕育人初心、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风貌。

(学院领导去医院看望朱高阳)

会议最后,学院相关负责人上台宣读了《爱心相髓倡议书》。他向全院师生发出温情倡议,呼吁大家主动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消除认知误区、积极支持这项生命事业;鼓励符合条件的师生踊跃加入志愿者行列,以实际行动为血液病患者搭建“生命桥梁”,用爱心与勇气为更多困境家庭带去重生的希望。

此次“博爱陇原  爱心相髓”主题优秀事迹宣讲活动,绝非是对单一善举的简单表彰,更是一堂直抵人心的生命教育公开课、一堂浸润灵魂的思想道德示范课。它不仅唤醒了学子们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内在潜能,更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鲜活形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走向实践,为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地注入了生动动能。

(撰稿:史晓庆  王兴刚      摄影:王方圆      审核:陈兴义)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