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流淌情感,知识照亮心灵。为积极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主题,10月10日,我校在新校区和西固东西校区同时举办了以此为主题的世界精神卫生日系列活动。活动包括绘画团体辅导和精神卫生日心理大讲堂,旨在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的科学认知,促进心灵成长。
在绘画团体辅导活动中,学生们通过画笔和色彩开启了一场心灵对话,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涂鸦、曼陀罗绘制等艺术表达形式,释放情绪,疏解内心困惑,巧妙地将“艺术+心理”跨界融合,通过非语言的表达与沟通,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主动认知自我心理状态、准确理解内心需求。
精神卫生日“心理大讲堂”则侧重于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与传播。内容涵盖了“心理不适的自我调节”、“依赖形成与自主性缺失的调适策略”等实用主题,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关注心理健康,不是矫情,是清醒;寻求帮助,不是脆弱,是勇气。”这一理念在讲堂中被多次强调,旨在打破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误解与偏见。
世界精神卫生日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在1992年发起,最初设立的核心目的是打破人们对心理状态的偏见与忽视。当时,人们常常将心理问题错误地等同于“矫情”、“软弱”,甚至曲解为“精神病”。今年是我国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服务应惠及每个人的目标。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更是在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适应等多个方面都达到平衡和良好的状态。对于正值青春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就像空气和阳光,看不见却不可或缺——它影响着学习状态、人际关系,甚至世界观、人生观。
系列活动不仅让学生们掌握了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帮助学生们科学认识心理问题,减少了因误解和偏见而导致的社会歧视。今后,学校将继续探索多元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搭建“懂生命、会生存、爱生活”的成长平台,让学子在温暖中向阳生长。
(撰稿:周红燕 摄影:焦隽 审核:郝跃宁)